Why Nostr? What is Njump?
2025-04-14 14:51:18

佛瑞德里希4th on Nostr: ...

关税战谁胜谁负也好,美国能否“再次伟大”也好,中华沦陷区亿万民众会有怎样的未来也好,所有问题归结到一起,最终都要看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

“世界工厂将何去何从?”

而要理解世界工厂自身的取向,你就需要看清今天主体仍滞留于中华沦陷区的这座世界工厂到底有什么特质,和它为什么难以回迁。
低人权优势其实并不是中共国独有的优势,其他低人权国家同样也可以向投资人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在压榨员工、打压基本人权方面,只要有利可图,别的伤害链主随时可以比中共改开系技术官僚们更凶残。
但中华沦陷区今天已经形成的规模优势和产业生态,是极难在短时间内被迁移到其他地区并完美复制的。
你可以搬走一家厂、十家厂,但你能不能同时搬走整个产业生态?你又能不能同时搬走正支撑着整个产业生态的熟练工人社群和不断在“创业-破产”循环中保持着活力的小微企业集群?
你不能。
这是和整体搬走一座热带雨林,从其中的珍稀动物到土壤中的菌群一样不落下那样,不可能做到的事。
但“中国制造”的优势就来源于此。
改开四十年,发展到今天,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早就不再单纯是“廉价”二字了。
虽然仍和廉价脱不了干系——它如今的核心优势,和你在那些快销平台如SHEIN上看到的一样,是以极快的速度做到的廉价,是以最低的成本响应市场提出的最微小需求。
是一个擅长把任何一种订单做到最低价格的供应体系,在长期“训练”中达到的最高效率,即让任意一份订单在最短时间内整合供应链中最低价供应商,从而“找到”自己的最低成本价的能力。
这份能力,其他地区没有。
而且想要有,也很难。
因为其他地区没有中共国这样的人口规模,或者就算有足够数量的人口,也没有象中共国改开初期那样足够数量的,既受过初等教育,又在传统文化氛围中接受过大量服从性训练,还在中共“前三十年”的政治运动中基本被打破了对传统社群组织的人身依附的人口。
没有亿万的“打工妹”,制造业难以起飞。
川普是真心希望制造业能回流美国,或者至少一部分回流美国的。
但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消费力流失、制造业空洞化之后,美国本土的人口结构已经和制造业高峰时期大不相同。
那些找不到工作的美国人已经不再是随时能进厂就业,能适应制造业回流初期的劳动力需求的人了。
用惯了中共国工人的企业,也早已不知道该如何和美国本土工人相处,不知道该如何把全无经验但满脑子对旧日美好时光追念的生手调教成熟手——在管理上,这难度和把中共国的国企老资格老员工调教成民企合格打工人差相仿佛。
所以,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就象让离婚多年的夫妻重修旧好一样。不是完全没可能成功,但要跨越许多障碍,要经历各种磨合,爱得不够坚贞的夫妇是做不到的。
世界工厂当然有可能在川普政府和其他欧美有识之士的大力推动下,把它的一部分搬回欧美本土。
但短时间内完全回迁是不可能的。
而不完全的回迁,分散式的迁移,就会令它丧失规模优势,令它丧失因现有产业生态的完整性而得来的效率优势。
虽然即使世界工厂留在中华沦陷区,这份效率优势也会因产业工人的后继乏人而逐渐消失。
中共国正在经历一场人口崩塌。
出生率的下降只是整场崩塌中最不重要的部分。
困难已经显现,显现于年轻人找不到工作,而一线生产部门招不到合格工人。在教育培训方面,供需的错位是长期存在的,作为世界工厂的现址,中共国政府一直在用培养牲人而不是打工人的方式教育下一代人口,中共国企业也仗着自己建在人口大国,总想着“缺人招就好”,几乎从不在人才储备、学徒培养方面进行投资。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理念也令绝大多数家长在实现温饱后,把对孩子的教育指向了“考公”而不是“进厂”。
和美国同样尴尬的是,即使在今天仍然是世界工厂的中共国,人口结构也是“错”的,下一代人口也并不是能顺利适应当前制造业生产生活方式的人口。
在中共国,仍奋战在一线的工人,许多已经头发花白。
她们就是当年的打工妹,他们就是当年的打工仔。她们的女儿不想进厂,想做直播,想做网红。他们的儿子不想进厂,宁可跑滴滴送外卖。
世界工厂真正的困境,其实不是要不要从中共国搬回美国、欧洲的问题。
是现在这种制造业生产生活方式,在不对人口进行有意识塑造,进行人口学上的可持续发展投资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多久的问题。
看清了真相,你就会发现,能留住世界工厂的,既不是中共国也不是美国,是能为未来的世界工厂准备合适人口基础的国家和地区,是能解决问题的人。
美国、欧洲、中华沦陷区未来可能涌现的新兴国家,谁能先看清问题,谁能先解决问题,谁就会是世界工厂的新址,谁就会成为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市场必然指向的选择。
而在这个过程中,在令制造业人口供应从“一代绝”状态变得可持续的过程中,低人权优势是首先必须被放弃的东西。
培养牲人的教育体制,重视权术轻视技术的教育观念,同样是必须被放弃的东西。
在争夺成为世界工厂新址的竞赛里,美国、欧洲、中华沦陷区各有优势,也各有短板。
所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如果所谓的“红后代”都和薄瓜瓜一个水准,我们就不必对中华沦陷区的和平转型有什么期待了。
虽然站在他们面前的对手仅仅是习近平。
但即使习近平的统治在薄瓜瓜同款红后代们的支持下暂时稳固,即使改开受益者群体保持了和中国历史上一致的鸡贼懦弱,任由红色中国将自己驱逐,“红色中国”仍会四分五裂。
因为习近平和支持他的红后代们没有一个具备和当年的毛泽东一样的统御能力。
他们会维持不住伤害链系统现有的规模。
现行的维稳体系会崩解,在丧失现有的经济支撑之后,治安当然会恶化,“献忠”会迎来又一波高发,所有的虚假繁荣都会在“稳定”消失之后消逝,没有哪家民营企业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继续运营,但也没有什么国企能在这样的环境里赢利。
而习近平和他的红后代小伙伴们对此毫无准备。他们并没有一套如何将中华沦陷区从“改开中国”引入“红色中国”状态的行动计划,他们正在做和会继续做的,只是毁掉“改开中国”,并期待“红色中国”会在“改开中国”的废墟上自动生成。
他们对现实世界一知半解,对自己赖以为生的中共政权维稳体系及其运作机理同样一知半解。
所以他们会毁掉一切,同时天真地认定,只要毁掉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自己喜欢的就会从天上掉下来。
他们会毁掉“世界工厂”,他们正在毁掉“世界工厂”,在逼迫全球产业链的制造环节为了控制风险加速迁出中华沦陷区。
即使川普的关税政策目前略显松动,他的一系列操作也已使“风险”这个元素在全球投资人眼中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人们会更积极地控制风险,不论川普是不是撤回他全部的关税要求这一点都不会改变,这场冲击发生过就是发生过,世界已不可能回到原点。
而习近平在关税战中的表现已证明了“红色中国”是丝毫不输于川普的“麻烦制造者”,人们对他只会比对川普更提防——事实证明,和川普、和美国人讨价还价,至少更容易些。
所以当“红色中国”再次崛起,或者说,当“改开中国”消逝,世界工厂必须撤离。
而那个在习近平的想象中会因世界工厂撤离而重生的“红色中国”,却并不会在已破碎的经济基础上,由远比毛泽东更缺乏统御能力的纨袴团队建成。
今天的中共国农民已经不再是毛泽东时代的农民。今天的体制内中、基层官僚也不再是毛泽东时代那种饱受旧学规训,有浓厚忠君意识的臣仆。
等待着习近平这个庸君来治理的,是按旧时的标准来评估绝对属于“奸臣”和“刁民”的组合。
且数量超十亿。
所以,他只能吊吊嗓子,准备好发出“诸臣误我”的哀鸣了。
红色中国会在他身后分崩离析,政变会发生而且会发生不止一场。在旧的维稳体系崩解后,中华沦陷区会艰难而缓慢地生成与自己的经济基础和治理能力相匹配的新维稳体系,一个由各族各地秩序供应者组成的,当然不可能保持大一统的体系,一如过去千百年皇朝更替史中的前例。
我并不希望看到这一切发生。
因为我并不希望看到出生于改开中国之“盛夏”的亿万生灵化为尸山血海,然后幸存者才能登临彼岸。
但其实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
因为中国人没有信仰。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没有了信仰,既没有甘愿舍身拯救万民的宗教信仰,也没有同类型的旧式士大夫理想,也没有所谓的共产主义理想,甚至没有痴迷于青史留名或大权在握感受的功利型理想。
今天的中国人中凡是有能力赚钱的都去赚钱了,凡是看得透又有能力润的都润了,有人说美国人不会干涉事态发展,是因为“不愿为了拯救中共国人牺牲美国士兵生命”,同样的道理,其实大部分已清醒过来的中共国人也不愿为了拯救其他中共国人牺牲自己。
能说服站在安全区域的人向中华沦陷区伸出援手的理由是什么?
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从这座即将被废弃的世界工厂里抢回点什么,从这条即将沉没的巨船里打捞出一点什么。
那就是和把世界工厂的各个车间从这片土地上搬走相比,在原地拉起一支“保安队”护厂护家,用自己的维稳方式替代中共的维稳方式,更具性价比。
而这需要本土独派和海外独派的合力,需要改开受益者和海外投资者的合力。
这合力,又需要更明晰的利益前景的驱动。
是让“世界工厂”的车间留在中华沦陷区,追加一份用于对抗“红色中国”的保安费用划算,还是让世界工厂搬走,任沦陷区产业空洞化,变成一个逐渐丧失现代性的废墟划算?
所有潜在的投资者都在观察,都在盘算。
而到今天还不能思虑及此的人,不论看似还捏着多少筹码,都早已出局。
Author Public Key
npub1aghv8tm84rch5a38zg967gcfhjpnvaelllu6uhjn62u4q8jr86zsj2up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