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起来的一片混乱、朝令夕改中,川普和他的团队一定会做的事是什么?
是讨好选民,是倾听美国选民的呼声,不论这呼声的内容是“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压低物价提高就业率。
是在漫天要价着地还钱的过程里 ,和各国、各方反复协商,最终得出符合民主国家政客的政治利益,也就是国家利益、国民经济利益的折衷方案。
这场开打时面向全球的关税战,最终的税率会取决于各国的议价能力。
在“各国”中,既包括美国,也包括中共国。
白宫的“胡作非为”开启了一场会促成全球贸易格局加速调整的大谈判,而美国的议价能力在其中同样会经受考验。属于甲方的优势会显现,但美国的地位远没有达到在全球贸易体系中能“说一不二”的地步。
所以,面对现实,川普只能让步。
在挟全球第一强国之势雷霆出击之后,杠精如他也要面对现实。
习近平同样需要面对现实,中共政权同样需要面对现实。
但在面对现实时需要竭力保留自己“世界工厂”地位,在这方面拥有一定议价能力的,并不是习近平,并不是中共政权。
而是“改开中国”,是在利益层面和习近平代表的红色中国针锋相对的改开受益者。
在仍然进行着的这场关税战中,如果“改开中国”不能顶住“红色中国”的压力,在欧美甲方面前彰显自己的存在感,对中共国内政治局势的影响力,它就会从此一蹶不振。
因为盘整中的全球贸易格局对风险是敏感的,对把存在失控风险的部分排除出最终形成的新格局是乐见其成的。
如果中华沦陷区的供应商们没有能力对甲方们证明自己的可信可靠,全球各地的竞争者绝不会介意接手他们让出的份额。
如果中华沦陷区的企业经营环境维护者,也就是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向企业家们证明自己的维护能力,全球各地的竞争者们也绝不会介意“招商引资”,对所有被迫搬厂的经营者敞开大门,给所有必须随厂搬迁的技术人才发放签证、办理移民。
这世界是需要世界工厂的。
但世界并不是必须把世界工厂设在中华沦陷区内,设在红色中国治下。
现在仍在中华沦陷区经营的企业,也不是只有留在红色中国治下才能继续做世界工厂的一员。
打工人更不是。
如果习近平不死,如果中共国选择了继续做红色中国,为了继续做红色中国,它就只能放弃世界工厂。
或者说,被世界工厂放弃。
很多人会舍不得走,但随着邻国提供越来越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随着其他企业的搬迁,随着东南亚国家、南美国家因华商迁入逐渐形成以华裔为主的社区,形成对只懂使用中文的中老年人更便利更友好的生活条件,“走”这个选项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
如果中华沦陷区面对历史抉择,选择了“红色中国”,它作为世界工厂的属性就一定会消失。
虽然不一定消失得轰轰烈烈。
改开受益者群体中有能力走的人,都会走,世界工厂的旧址会变成一个空洞。
这世界并不会失去它的工厂。即使制造业无法回流美国,即使在这场大调整、大搬迁的过程中,川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他和他的团队因后续施政失当被选民抛弃,没能得到好结局,由他开启的这一切便宜了别人、别国,新的世界工厂厂址落在北美之外的地区。
但红色中国会。
红色中国会失去它的工厂,失去它的工业,失去它的工人,失去它曾借以支撑现代化生活的一切资源。
这就是让习近平活着,选择“保政权”,选择红色中国的后果。
你们熟悉的那个“改开中国”会随风而逝。
让它消逝的不是风,是每个想活下去的人的选择。人们会象东北人在大下岗期间那样逃离故乡,会象先辈们在大逃港期间那样投奔怒海。
如果在抉择时刻他们没能选择反抗,在漫长的黑暗中他们就只能选择逃亡。
而所有的邻国都会向他们敞开怀抱,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在世界工厂重新选址的时期,来自中华沦陷区的“老厂”的熟练工人会很受欢迎,会被新厂的雇主们当成技术骨干。
很多人会因逃亡,因选择“润”而活下来。
只是选择了“润”的人越多,留下来的人就越凄惨。
流失的精华越多,被抛弃的这片土地就会越贫瘠。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除非“改开中国”能奋起一搏。
除非至少有一部分改开受益者能顶住红色中国的压力,在世界工厂的原址留下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这需要足够的清醒,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足够的实力。
对许多拥有大量中共国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的人来说这才是值得做的事。因为企业可以走,打工人可以走,但你如果走了,你手中在中共国境内才有用的资源将大大贬值。
留下,你有机会割地称王,走,却大概率只能为一寓公终老异乡。
对绝大多数体制内中高层改开受益者来说,把习近平吊到煤山上,再在加强加固中华沦陷区世界工厂地位的过程中确立自己和家族的政治、经济地位,才是最优策略。
只是,也许他们自己是看不透的——对除习家之外的红色家族来说,同样如此。
quoting nevent1q…ymx7中共国人“吃土都能活三年”?
荒谬。
事实是绝大多数中共国人一直都在中共打造的牢笼里苦苦挣扎,事实是他们早就被贪官污吏压榨到了极限,推到了生活的边缘,推到了健康濒临崩溃、财务状况濒临崩溃、心态也濒临崩溃的绝境。
在这样的骆驼背上你不能也不该再加一根稻草!
何况是中美贸易战的全部压力。
但习近平却想让这样的中共国底层民众们为了他的面子,为了他的红色江山铁桶万万年,跟美国把贸易战进行到底。
所以人们将只能抉择,在习近平的理想国“红色中国”和改开受益者的理想国“世界工厂”之间作出抉择。
在过去,二者可以并存,是因为欧美甲方允许这样的暧昧存在,是因为欧美甲方愿意先给出信任再进行怀疑,愿意把自己的订单交给生活在“红色中国”的生产者们,允许这个“红色中国”一点点的把自己建设成“世界工厂”。
但这样的暧昧已不能继续存在,习近平正用他的“硬杠”告诉全世界,这个“世界工厂”不属于世界,不听甲方的话,它只听自己真正的主子也就是习近平的话,中共国的打工人只是颈系铁链的奴隶,而不是下订单的老板们可以交付信任的自由民。
所以,“红色中国”已经无法和“世界工厂”并存。
但要保住早已被敲骨吸髓的贪官污吏们推到极限的生活状况,保住一个个小家已摇摇欲坠的收支平衡,人们就必须让自己生活着的这片土地继续是“世界工厂”,继续能从甲方那里拿到订单。
对所有改开受益者来说道理都一样。
想保住既得利益,保住已习惯的生活方式,大家就不能让世界工厂倒闭,不能让习近平想要的红色中国复活。
而保住世界工厂的唯一办法,就是宰掉习近平,用他的死,昭示红色中国的覆灭,向全球甲方交上投名状,证明这座世界工厂作为乙方对甲方的忠诚,对全球市场大声疾呼:
“老板们,你们的供应商是值得信任的!”
意识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拿出这样的勇气,下这样的决心,并不容易。
但这是希望中华沦陷区至少部分地保留世界工厂属性的人必须做到的。
事到如今,习近平这个人,已经成为红色中国对抗美国甲方,伤害链逻辑对抗产业链逻辑的标志。
只要他还活着,他还掌权,就说明曾经的“世界工厂”现在是“红色中国”,是个不可信任的供应体系。
是的,就算习近平当下暴毙,要在中美之间重建信任也绝非易事,也肯定要经历一个漫长且充满波折的过程,但习近平不死,一切都没法开始。
而中华沦陷区的社会稳定,亿万改开受益者的生存空间,却都取决于“世界工厂”这个属性到底能否保留,能保留多少。
这还仅仅是沦陷区历史危机的一面。
另一面是什么?
是即使没打这场贸易战,中华沦陷区作为世界工厂的存在,也并不象许多乐观且天真的网友以为的那么坚固不可动摇。
因为让这座世界工厂存在的真正现实基础并不是所谓的“低人权优势”。
而是一直被低估的,现在正飞快流失且无法弥补的人力资源优势。
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很多,但拥有中共国改开时期独特人力资源优势的国家却只有这一个。
在中共国制造业属于中坚力量的这批人,是在中共建政以前接受教育的那一代民众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在8、90年代投身改开大潮的那些肯学肯干的农民工和市民子弟,是这些在制造业从无到有,技术逐步升级的过程中学到了一身本领,磨练出了一身在学校里不可能学到的技术,不仅包括按设定好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的技术,而且包括应对现场各种突发事态,因应老板们、客户们随时随地的突发奇想,用简陋的设备实现目标的技术能力的“超级打工人”。
中共国如今的制造业优势,是由他们组成的独特产业生态优势和规模优势。
但这代人已断了传承。
他们的子女不管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都无法重复他们的成长路径。
这些具备极强现场应变能力的制造业技术人才已在老去,且后继无人。但他们,才是“中国制造”的核心优势,是世界工厂的存在基础。
想保住世界工厂的属性,除了赶紧把习近平这块绊脚石炸掉,中华沦陷区要做的就是抛开对低人权优势的迷思,意识到这些技术人才的价值,并用足够高的薪水、足够好的职业前景来吸引年轻人成为这批“超级打工人”的学徒。
趁这些人还没退休。
可是,中共国政府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些人才的重要性,没给这些人培养学徒、培养后继者的现实空间。
他们的工作环境是艰苦的,至今艰苦。他们的收入状态因其供职的民营企业的政治处境,总是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他们差不多都没有把自家孩子拉进同一个行业,继承自己丰富经验和职业道路的意愿。
如果不尽快改变传承的窘境,再多熬十年没订单低收入的日子,这些人真的会“一代绝”。
让中华沦陷区能担当“世界工厂”的真正优势也会随之而逝,即使那时中共已然覆灭,沦陷区想回到制造业的黄金时代,也会变得不可能。
这座“世界工厂”今天的产业生态就象热带雨林中的生态系统一样既复杂又脆弱。它经不起一次剧烈的气候变迁的冲击。
但冲击已经来临。
时不我待,及时干掉习近平,以重获甲方信任为政治上最优先考量,从改变政体、国体开始,重新设立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这座“世界工厂”唯一的生路,也是亿万改开受益者“保经济”的唯一希望。
时机稍纵即逝。
希望将一去不回。 nevent1q…vl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