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写书人 on Nostr: 客观世界否定了和“我”的联系 ...
客观世界否定了和“我”的联系
人类的认知模式中的客观化,也就是一种定义和名词化,阻碍了和“我”的联系,而产生了那个实际化的“我”,从而让我感知到了“我”的延续性和真实性。最终我变成了一个观测者,而建立了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也就是似乎有一个独立于“我”的世界存在。最终导致了我们现在观察和体验并且在不断加强的世界和自己。这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宇宙观。
所以我提出一个命题——是否有一个我不知道的世界存在?是否有一个和我无关的客观世界存在?是否有一个未知星球的未知树上的未知苹果存在?当我们讨论存在的时候,我们似乎是在讨论一个和我无关,和观测者无关的现象?但是人类默认这是成立的。也就是有更多的客观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类似我们打游戏的时候开辟新的地图。似乎我们总是能够从黑暗到光明,从未知到已知的去拓展自己的认知。但是即使我们未打开那个新地图,地图下的东西也已经是确立在那里的,是被预设的。
人类的这种坚硬的认知,被近代量子的物理现象颠覆,但是人类的心理认知并没有办法颠覆,因为其实人类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然而我说的是从心理层面的一个解释,人类绝大多数都是无法理解的关键在于,对自己的内心的忽略。也就是对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的排斥。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的客观性并不和自己的情绪有关,即使我们认为世界和观测者有关,但是观测者是谁呢?是否有一个客观的、理性的、中立的观测者存在呢?于是在这个位置我们需要超越量子所带来的观测者的问题。因为实际上世界是由我们的选择造成的,而选择就意味着痛苦。实际上痛苦就是世界。只有在这个层次我们才能理解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
当我看到了一个流星划过天空形成了一条光线,我们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这个弧线我们会进行合理化,也就是用科学来解释这是因为陨石坠入大气层造成摩擦而发出的光亮。因此我们不需要去感受那个弧线的感觉,只有诗人才会去借景抒情,因为理智的人会知道这只是一个可以重演的物理现象。在这个层面我们科学的认知、也就是一种迫不及待的合理化,把我们的内心完全的隔绝了。那么是否感性的诗人未隔绝呢?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边,因为感性的人隔绝了理性。
这个似乎是一个死胡同,因为我想表达的只是事实。而人类把事实上面增加了太多的逻辑性或者造作的感动。以至于那个优美的流星划过天空的弧线的整体性被忽略了。人类永远没办法通过一种确定的认知来感受到事实,任何事实,包括最简单的一道弧线的美。而整体性才能融化主客体的分裂。
Published at
2023-07-18 09:21:29Event JSON
{
"id": "290688a54f51a74c405dbdfc45b964c3c078577c6c509b49e875a120fae7a265",
"pubkey": "87139eee2f1a94fcf80eb31474453905be5c028a746d27f4bd480a2c728b47e4",
"created_at": 1689672089,
"kind": 1,
"tags": [],
"content": "客观世界否定了和“我”的联系\nhttps://i.nostrimg.com/fb26deffef01cfdfb859221091e1c3ce69ba8e41b2149fcff008d96deb689ebf/file.jpg\n\n人类的认知模式中的客观化,也就是一种定义和名词化,阻碍了和“我”的联系,而产生了那个实际化的“我”,从而让我感知到了“我”的延续性和真实性。最终我变成了一个观测者,而建立了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也就是似乎有一个独立于“我”的世界存在。最终导致了我们现在观察和体验并且在不断加强的世界和自己。这也就是人类最基本的宇宙观。\n\n所以我提出一个命题——是否有一个我不知道的世界存在?是否有一个和我无关的客观世界存在?是否有一个未知星球的未知树上的未知苹果存在?当我们讨论存在的时候,我们似乎是在讨论一个和我无关,和观测者无关的现象?但是人类默认这是成立的。也就是有更多的客观世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类似我们打游戏的时候开辟新的地图。似乎我们总是能够从黑暗到光明,从未知到已知的去拓展自己的认知。但是即使我们未打开那个新地图,地图下的东西也已经是确立在那里的,是被预设的。\n\n人类的这种坚硬的认知,被近代量子的物理现象颠覆,但是人类的心理认知并没有办法颠覆,因为其实人类无法理解这到底是什么意思。然而我说的是从心理层面的一个解释,人类绝大多数都是无法理解的关键在于,对自己的内心的忽略。也就是对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的排斥。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的客观性并不和自己的情绪有关,即使我们认为世界和观测者有关,但是观测者是谁呢?是否有一个客观的、理性的、中立的观测者存在呢?于是在这个位置我们需要超越量子所带来的观测者的问题。因为实际上世界是由我们的选择造成的,而选择就意味着痛苦。实际上痛苦就是世界。只有在这个层次我们才能理解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n\n当我看到了一个流星划过天空形成了一条光线,我们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这个弧线我们会进行合理化,也就是用科学来解释这是因为陨石坠入大气层造成摩擦而发出的光亮。因此我们不需要去感受那个弧线的感觉,只有诗人才会去借景抒情,因为理智的人会知道这只是一个可以重演的物理现象。在这个层面我们科学的认知、也就是一种迫不及待的合理化,把我们的内心完全的隔绝了。那么是否感性的诗人未隔绝呢?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边,因为感性的人隔绝了理性。\n\n这个似乎是一个死胡同,因为我想表达的只是事实。而人类把事实上面增加了太多的逻辑性或者造作的感动。以至于那个优美的流星划过天空的弧线的整体性被忽略了。人类永远没办法通过一种确定的认知来感受到事实,任何事实,包括最简单的一道弧线的美。而整体性才能融化主客体的分裂。",
"sig": "6ac0de6edbacd290ce80b56d5b3fb95dff04db6016c4f8e015c4847628499638360da0a6353ab0e5391ed77cbcb39e0a85458fb24273bc91749b2c2ae68d70b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