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的税率计算公式你就能看出,他想要的是改变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是结束美国买得多卖得少的“不公平现象”。
这是个聚焦于消费力流失现象的思路。
从这个方向去理解,你才能明白为什么他会觉得逆差就是吃亏——不论你认为作为买家美国占了多大便宜, 买进的东西多么价廉物美,钱袋子这样只出不进、多出少进,总归是会越来越空的。
想改变这“不公平现象”,就得让向美国卖东西的国家也向美国买东西,就得让拿走美国消费力的国家通过购买美国商品把消费力还回来。
这思路简单粗暴,你可以对之进行各种吐槽,但现在它就是白宫的政策思路。
是会影响全球经贸体系格局调整的,你必须认真对待的政策思路。
从这个角度出发看各国的应对,和各国在关税战中的谈判筹码,你会看到,拥有越多消费能力的国家,越有本钱在“把消费力还回来”这方面使劲,越有可能满足美国要求。
当然,即使不把消费力“还给美国”,想搞内循环或小圈子,想摆脱本国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那些本身消费力够强的国家也更有腾挪应对的空间。
这是一场关税战,但更是一场以关税战为表象的全球消费力争夺战。
川普说的“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本质上就是要让消费力留在美国。
或是通过和贸易伙伴的互通有无、平衡贸易达成消费力交换,用交换代替流失。
我相信马斯克是了解川普对消费力流失的痛恨的,所以马斯克提出的是让欧洲和美国组成“小圈子”,而不是全盘反对川普的关税新政。
从消费力的角度看问题,你不难看出,这场关税战的压力最终会流向谁——当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国家用“消费力交换”替代了川普眼中的“消费力窃取”,缓和了彼此的关系,那些不具备消费能力的国家,那些消费力黑洞,就会变得象黑暗中的萤火虫一样显眼。
川普以关税战为手段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是让美国的生产和消费重获平衡,是和消费力黑洞断绝往来。
你要理解他这个思路,然后你才能理解那些追随他的人想要的是什么,可能获得哪些利益,他这套政策有没有持续下去的可能,如果你想和他达成和解你该怎么做。
川普是个商人,商人对拿出钱来买自己货的客户态度总是很好的。
如果你想让川普对你满脸堆笑,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好。
告诉他你要把逆差变成顺差,你要买进大量美国货,你要做美国的大客户,让美国人赚你的钱。
告诉他你会这么做,然后真金白银实现你的承诺。
你会立刻收到他抛过来的媚眼。
但想做到这件事你需要本钱。
你需要拥有足够强的消费能力,你需要是一个拥有优质消费者,能源源不断产生消费力的国家。
否则,只能开空头支票的你很快会被识破,美国会跟你翻脸。
川普是个商人,这位商人出身的总统在做很多事的时候都要看钱。
别跟他谈理想,别跟他谈人生,也别跟他谈道德、谈自由贸易原则和各种经济学理论。给他看你的钱包,你的消费力,你为美国货花钱的决心,给他看你在对美贸易中从逆差走向平衡甚至顺差的行动。
你就会是他的朋友,忠诚的唐纳德·川普会为你敞开海湖庄园的大门。
很多人都忘记了美国是个民主国家。
在民主国家,政治诉求的背后同样是利益诉求,但和专制国家的利益诉求主要来自有话语权的利益集团不同,在民主国家,拥有选票的那些人的利益诉求不会被“消音”,不会被永远漠视。
当买到了价廉物美商品却失去了工作机会的美国消费者们想要重拾自己“生产者”的身份,想对“别国的消费者都在干什么”、“别国的消费力都在哪里”进行灵魂发问,他们总归能找到为自己的利益诉求发声的政界代言人,能找到肯在全球范围内掘地三尺把消费力找回来的人。
川普是他们选上去的。
如果川普没法做到这件事,他们会抛弃他,他们会继续选,直到选出的总统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川普新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他是否能一直得到选民们的支持,是否能让选民看到消费力回流,美国恢复贸易平衡的希望。
消费力,这就是美国新政的焦点。
是的,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甲方。
但美国也需要甲方!
美国生产者需要甲方,美国选民需要甲方,美国经济需要其他勇当甲方的国家来保障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所以现在,川普对所有坚持不肯当甲方的家伙露出了獠牙。
对最大的乙方,则直接流露了乱棍打死的恶意。
他不希望中共国继续做世界工厂,继续做全世界最大的乙方,和永远的乙方。
坚持在“纯乙方”这条路上走下去的话,你就等于是选择了跟他血战到底。
想缓和与川普美国的关系,现在你唯一能采用的办法,就是由乙转甲,就是拿出成为美国客户的诚意来。
而一个国家做到“由乙转甲”的前提,是你真的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真的对经济体系做了健康化、平衡化的调整。
或者,你不要以国家的面目出现。
对来美国消费的个人,来美国投资的企业,来美国花钱的各种机构,对能充实“消费力”水库的一切元素,川普都会笑脸相迎。
你会在他的后续施政里看到这一点。
quoting nevent1q…svgx独派的发展一直有点不温不火,就算在反共的圈子里,也属于小众的存在。
这是因为政治诉求背后是利益诉求,在各地的利益诉求没有觉醒,没有变得迫切以前,人们很难感受到独立的必要性。
但在经济压力令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冲突趋于激烈后,各族各地意识到自身独立利益诉求的人会多起来。
独运会风起云涌。
大众对“大一统”的执念在那个时候会丝毫不重要。渴望“搞钱”的中国人会为了重获欧美甲方的信任,为了把“Made in China”的产地标签换成更容易令对方海关放行的标识,雷厉风行地改旗易帜。
世界工厂为了自己的生存,不会在乎中华沦陷区在政治上需要拆分到什么程度。
已经在改开时代打好的经济基础,那个“改开中国”,那些改开受益者,会在濒临崩溃之时,不择手段,不计代价,寻求一份能让自己活下去的政治秩序。
试图阻挠他们寻求活路的中共中央政权,会被夺路而逃的他们踩到粉身碎骨。
欧美甲方想要产业链的控制权吗?
那就给他们!
欧美甲方想让江浙沪企业遵守欧美法律吗?那就遵守!
不要把特斯拉工厂搬走,我们可以把工业园区整块割让给美国。
不要把富士康搬走,我们可以把工业园区整块割让给台湾,给郭台铭。
什么?中共中央不同意?别管他们,我们已经独立了,我们现在叫上海共和国,我们现在叫长三角联邦,叫江浙沪共荣圈。
要签类似香港的百年租约吗?要全民公投授权背书吗?马上给您办好,立等可取!
这一切不是天方夜谭,这一切是已经在改开时代证明了自己对财富的渴望,对“搞钱”的执念的中共国体制内外为打造出自己的理想国,一定会做的事。
是的,加拿大人对“成为美国第五十一个州”的提议会表示愤怒。
但中共国人的反应会是:
“还有这等好事?”
中共国人从上到下都是惯于臣服,都是擅长在权力格局里扮演下位者角色的。
今天他们跪拜的是中共中央,是习近平。
但他们真正会效忠的,是能凭着钱袋子、枪杆子慑服他们的任何强者。
他们会支持独运的,当参与独运成为让他们摆脱“中共忠臣”可疑身份,重获抱紧欧美甲方大腿的有效手段。
当加入独运成为在既有的经济基础上搭建适配政治秩序的前提,一个在萧条危机面前能把他们所在地区打造成“能搞钱的理想国”的可行方案。
当加入独运成为让他们保住既得利益,保住仍留存在手中的区域影响力,拒绝旧政权中共中央和可能出现的新政权新中央的发号施令的充分理由。
他们会支持独运,他们会加入独运,他们会把自身的利益诉求以政治诉求的形式表达出来。
独运会因此风起云涌,独运会因此英雄辈出。
独运会就此成为中华沦陷区的政治主流。
因为在中华沦陷区这样广袤的疆域中,这样复杂且幼稚的民情民意中,社会对某一政治议题达成广泛共识的难度高出天际,而没办法达成统一的利益共识,没办法形成统一的利益诉求,形成统一的政治愿景就是不可能。
并且,保持统一状态,保持与中共旧帝国高度接近的政治规模优势,也会令欧美难以放下戒心容许中华沦陷区继续做世界工厂,做只在名义上向欧美交出控制权的产业链重镇。
一个在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世界工厂,一个每个车间都由不同经理主管,抱不同大腿的世界工厂,才是能让欧美甲方放心的世界工厂。
一个能让欧美甲方放心的世界工厂,才有可能被建设成那些渴望搞钱的中共国实权派们的理想国。
在保政权和保经济之间,中国人只能二择其一。
在保订单和维持政治上的大一统之间,他们同样只能二择其一。
即使到最后,改开派技术官僚保住中华沦陷区世界工厂地位的全部努力都告失败,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摆脱”Made in China”标签,他们也一定会让自己成为独运的一分子。
利益诉求会决定政治诉求,利益前景会决定政治前景。
在中华沦陷区,各族各地明显无法统一的利益诉求会让“合久必分”成为现实。
地方利益诉求的觉醒,地方利益立场的明晰,地方利益集团的凝聚成型,最终会化为一场摧枯拉朽的政治风暴,宣告中共中央大一统帝国的覆灭,揭开群雄并起诸国并立的历史新篇章。
而这一切,因为同样符合欧美全球派的利益,因为能减少他们在中华沦陷区的资产损失,降低搬厂撤资的必要性,会得到欧美全球派的大力支持。
加入独运,会成为渴望能继续“搞钱”的沦陷区各族各地向欧美甲方交的投名状,成为与中共政权割席的标志性举动。
也会成为在萧条前景面前,改开派技术官僚们,各地方利益集团成员们,保命保财的唯一生机。 nevent1q…2z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