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战士的价值会得到重新评估。包括战斗意志、军事技术、军工产能在内的对维护产业链阵营安全有用的元素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因为我们的世界从未如此繁荣,也从未如此脆弱。
当二战至今的和平秩序彻底消失,当苟且绥靖被事实证明无益,人们会在伤痛中意识到这份脆弱。
会有悲剧,会有流血,会有足以令耽于安逸的所有人清醒过来的淋漓鲜血,让你触目惊心。
我很讨厌作出这类令人悲哀的预言,但事实不容否认。在文明迅猛发展时期大量增长的人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泡沫”,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会熬不过收缩期,熬不到下一次扩张的来临。
你以为悲剧会发生在始作俑者家里吗?
不会。
大规模死亡会发生在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国度,在互联网时代,曾在过去世代无数次发生过的大规模死亡事件会再次发生,会一再发生,并对生活在繁荣国度的人类心灵造成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国际社会,富者会更富,贫者会更贫。
因为造成贫富差别的是行为模式,而这两种行为模式在危机中都会得到强化。
双链争持,阵营分化,两大阵营的对峙和碰撞已不可避免。
但其中一方的人口数量优势会被自身的内耗行为模式抵消,被自己惯用的“人吃人”统治手段抵消。在他们的阵营里,大规模死亡事件会频繁发生。
因为他们对“自己人”一向这么残酷。
而这份残酷会通过互联网展示给所有人,成为促成另一个阵营觉醒的催化剂,成为另一个阵营积极投资于安全领域的理由。
这不仅是涉及贫与富的分化,这是一场关联生与死的分化。它会影响这一代人和以后的许多世代,它是一场充满疼痛的,人类文明在进入青春期后的成长。
伴随着许多国度的消亡。
成长,是新稳态的成长,消亡,是旧稳态的消亡。
已经初步进入新稳态的国家和地区会在既有的经济基础上,强化其文化基础,完善其政治基础。
选择另一条道路的国家和地区则会在决定维护其政治制度后恢复牲人文化,并在手忙脚乱的挽救失败后,在经济层面断开与全球产业链的连结——这就是中共国可能进入的未来,或者说,在帝国瓦解后,中华沦陷区一部分国家和地区会选择进入的未来。
真正能决定命运的,永远是底层逻辑和行为模式。我想,待到尘埃落定之后,人们会承认这句话的正确。
但在一切才刚刚开始的今天,人们仍会惑于浮华表象,把注意力放在人事更迭、哗然舆论和波动的经济数据上。
伴随着中共国经济的“国进民退”,全球安全领域正走向“国退民进”。正在“退”的是美国,为之哗然的,则是早就该“进”的欧洲和其他秩序消费者。
在享受了太多太久的免费供应之后,他们需要站起来,亲自动手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缺,或是坚持停留在“秩序无须付费”的空中楼阁里,最终因失序而坠落。
我相信欧洲不会自我毁灭,一个汇聚了财富的地方总会涌现属于他们的智者,总能养活属于他们的战士。我也相信在之前那轮全球化扩张中选择了归化产业链阵营的国家和地区里,一定会有一些能坚持住这份选择的人,一定会有一些在收缩期里熠熠生光的堡垒。
我相信在打好的经济基础上会有人继续构建新稳态,虽然不堪一击的会是多数,但在萧条的洗礼后,幸存者会变得更顽强。
而这就是我们在接下来的历史阶段里会见证的事。
英雄将辈出,群星将闪耀。
虽然背景会是泪雨纷飞和血色的浪潮。
全球核扩散很可能会很快成为现实,人类第一场全球核战很可能会开打,但在意识到自身的脆弱后,在舍得花钱费力维护安全后,文明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脆弱。在修复和重建方面,它的强大更会被时间所证明。
在这个时候,你真正该做的就是抉择。
选择你的阵营,选择你的方向,选择你的战友,选择你的底层逻辑和行为模式,在生与死的分岔路口,在贫富之间,作出你的抉择。
而你的理想国——它源自你的信仰、你的文化背景和你对自身利益的觉察,会引导你作出选择。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己身处怎样的时代,我们已经知道趋势是什么,并且我们能凭着这些信息推知别人的选择,和他们的选择对世界将会产生的影响。
选择为金钱而战的国家和地区,选择坚持产业链逻辑的国家和地区,将和选择另一条道路者分道扬镳。善战者将得到雇佣,在所有的秩序消费者中,只有肯付费的才会存活。无力支付代价者会被所有人尤其是本国统治者带头抛弃,用他们的大规模死亡重塑世界的人口格局。
这就是每个国家、每个族群和每个人都只能面对的战略前景。
是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家族的未来,乃至族群和国家的未来进行规划时,必须面对的现实。
quoting nevent1q…2pvh在新时代,地球村将失去美国这个“义警”,但首先开启繁荣模式的美国,仍然会是世界超强,仍然会拥有首屈一指的影响力。
只是这份影响力将被用来为本土民众争取利益,将用于为站在本土利益一边的总统和政客争取选票。
只是以后,从美国开始,各国的全球派都需要学会为维护其全球利益“买单”了。
对把利益链条延伸到那些高风险地区的商人来说,风控会变得比以前更重要,也更昂贵。市场会对此作出足够理智的反应,是追加投资压低该地区的风险程度还是撤资离场,在不同国家与地区,商人们会各自评估各自选择。
和平不再是免费的,安全不再是免费的。
但和平与安全不会因从免费变成“明码标价”就此消失。
全球贸易体系会收缩,世界将迎来一场大萧条,但最先倒下的不会是美国。
因为美国人有“过冬”的本钱。
最痛苦的不会是那些已经积累下丰厚家底的欧美发达国家,而会是那些在全球化扩张期吃到了时代红利却没有“积谷防饥”的新疆域。
就象在中共国,当改开时代结束,时代红利消失,最痛苦的不是那些已经过上小康生活的中老年,而是好容易才凭劳力换得三餐温饱的农民工、城市贫民和他们倾全家数代之力培养出来的,对未来充满希望却注定将失望的“烂尾娃”们。
一切才刚刚开始,大多数人还看不清路向,并因此茫然失措。此时的市场弥漫着恐慌情绪,但慌乱过后,各国各地都会行动起来。
资金会积极避险,从风险高的国家和地区,尽快撤向风险更低的国家和地区。
在对“大萧条”这个前景的担忧中,拥有更强消费力的国家会在全球经贸体系的收缩过程中成为人、财、物的汇聚点——各国的吸引力排名,将由其在新秩序中表现出的维稳能力决定。
因此,对进入新时代的每个国家来说,对国家安全进行投资,增强自身的维稳能力,促成本国经济、文化、政治铁三角新稳态的成型,会成为能带来回报的“划算买卖”。
从美国开始,进入新时代的每个国家都会变得更重视自身的安全、风控,并以此标准认真审视自己的贸易伙伴。
由此,新的“列强俱乐部”会出现,全球经贸体系会收缩为一个由可信任的贸易伙伴组成的“小圈子”。
在这里,“可信任”不再只意味着一国肯在名义上实行民主政治,它会被纳入更多内涵,会包括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的稳定性,在民生经济发展方面的可持续性,和在文化、信仰层面的可预测性,以保证其对盟友共同利益的坚持和共同理念的坚持。
它还会包括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实力和不惜动武维护自身安全的意志。
制造业会回流到美国吗?
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对国家战略安全至关重要的核心制造业,例如军工制造,精密制造,会被小心地保留在一个可信任的“小圈子”里。不论欧洲还是美国都正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安全状况,重新设定自己的信任标准。
对习惯了前数十年粗放式的全球化市场扩张营商环境的人们来说,这次的收缩和调整突如其来,令他们惶恐和痛苦。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市场对这场冲击作出的应对,属于纠错。
许多在扩张期曾被忽略的问题并不是不存在,更不是不该被改正。
是的,在这场由美国带头开启的“反向全球化”潮流中,由于各国关税、贸易壁垒的重设,既有的全球产业链布局会被迫调整,因此许多商品的成本会上升,供应风险会增加,效率会下降,因此全球各国都面临进入萧条期的风险。
但在这场寒潮中,除了“过冬”本钱最厚的国家会成为避险者趋之若鹜的目标外,最先反应过来,最先意识到要把自己打造成“小圈子”成员的国家,最先把力气花在完善安全机制和秩序供应上的国家,又会吃到属于这个时代的红利。
地球村没有了“义警”,于是,地球村的村民需要保镖。已经富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对布设好的全球贸易网络有较强依赖的利益集团,会在权衡利弊后,肯在至少一部分地盘的“维稳”上花钱购买服务。
而购买了服务的国家和地区,率先把自己打造成安全区域、可信任投资对象的国家和地区,会成为寒冬中的新“亮点”,成为全球经贸网络在最初的收缩过后再次扩张时的获益者。
旧的“群”炸了,有些号可能也炸了,但新的“群”会被拉起来,在群里人们已经习惯了的沟通交流,灌水聊天,仍会顽强地继续下去。
这一幕是在中共国使用微信的推友们非常熟悉的。
只是你们可能没有想过,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层面,国际局势也一样。
在从来没有使用过微信,从来没有使用过智能手机以前,你们不会想到“群”这种事物的生命力能有多么顽强。
但它就是这么顽强。
这顽强深植于人性之中,作为社会性动物,人们对沟通对合作的渴望,对“抱团”的渴望,甚至早于语言的诞生。
全球经贸合作的顽强也如是。
在利益的支撑下,在人性本源力量的支撑下,经贸合作的生命力会胜过许多政权。
那些能为自身的安全“买单”的经贸关系会活下来,活成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支柱,活成N朝元老,活成新时代新稳态的基石。
是的,在今天的人看来,世界正在变得不安全。但这是让世界变得更安全的大时代的起点。
文明看似在退潮,但它会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