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inoma on Nostr: 死一样的沉寂 ...
死一样的沉寂
先说个静字。当时在农村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安静,形容成死一样的沉寂,一点也没夸大。过去学俄文时读《静静的顿河》,觉得用词不当,咆哮的顿河怎么能配上静的形容词?这时一想,用它来形容我们下放的农村倒是更合适些。以前文人常用“夜阑人静”,其实我们这里的白天比过去的夜晚还要静寂 。过去总还有鸡鸣狗叫和小孩哭声吧?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我下放一年,没看到过一只狗,倒是见过几只母鸡,不但不叫,还很快消失了,大概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关系,而且也实在没人管。大牲畜老早就公社化得不见了。但我们那个生产队还养了一头猪,就整日躺在我住的袁大爷房子对面的一个小猪圈里。据说已养活了两年,长得比普通狗还小,瘦的皮包骨头像一条龙,不但不叫,连个哼哼声都没听到过。我问队长袁世银,为什么人都没吃的,还要养这条不死不活的猪?他说,公社规定,各生产队都得养猪,有些队报上去养了好几头,我们一只都没有,上面来查可怎么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我换了几个生产队,都没见到和听说有一个女人生小孩的。两三岁到七八岁的小孩倒还不少,可就是都不哭,也不出来玩,用不着人看。母亲们下地干活,就把他们像东西一样往家里一放,夏天放在凉快点的门洞,冬天放在床上。不用担心他们走失和掉下来,因为他们本来 就不大动弹。他们不但不会出门玩,而且没力气哭,更不说话。只是看见过家里没大人(上工地去了)的五六岁小孩,开饭时拿个大碗或小盆排队领饭,然后就回家再不出来了。全村以至附近一带没听说过有办红白喜事的。结婚的不知道有没有。死人是常有的事,但也是由生产队派人埋掉。自家哪有东西招待客人?总之,那时和那一带的农村(其实城镇也差不多),实在是安静得出奇。晚上更是除了雷电风雨这类自然现象有时发生外,其他什么动静也没有。偶尔也会听到轻声细语的争吵声,多是妻子抱怨丈夫吃饭光顾自己不管孩子。那时的风气也真好,大人下地可以放心地把孩子留在家里,而且很少看到有人锁门。既无狼和狗,也没人偷小孩,没人偷东西,做到了昼不闭户。如果人能吃饱饭,有鸡犬相闻,那就超过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何方:在饥饿线上挣扎的1960年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xp6xzzfi7brape23gz7ca6rhmlq/production/f9de9337e8ee8471c15d64fc5664fac6755f3fea74efa6a3ceadc0b7fe9cd6a2.JPGPublished at
2024-04-02 02:14:22Event JSON
{
"id": "7ef8f16ed14d5c5cd79599d19aebd6eb67ccfc97754ad36b2b8304d39f5e878f",
"pubkey": "87bb9caa87c1473211bd791dba27e66ed9b18ffa4826e3162e93b24d0bc3d4d7",
"created_at": 1712024062,
"kind": 1,
"tags": [],
"content": "死一样的沉寂\n先说个静字。当时在农村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安静,形容成死一样的沉寂,一点也没夸大。过去学俄文时读《静静的顿河》,觉得用词不当,咆哮的顿河怎么能配上静的形容词?这时一想,用它来形容我们下放的农村倒是更合适些。以前文人常用“夜阑人静”,其实我们这里的白天比过去的夜晚还要静寂 。过去总还有鸡鸣狗叫和小孩哭声吧?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我下放一年,没看到过一只狗,倒是见过几只母鸡,不但不叫,还很快消失了,大概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关系,而且也实在没人管。大牲畜老早就公社化得不见了。但我们那个生产队还养了一头猪,就整日躺在我住的袁大爷房子对面的一个小猪圈里。据说已养活了两年,长得比普通狗还小,瘦的皮包骨头像一条龙,不但不叫,连个哼哼声都没听到过。我问队长袁世银,为什么人都没吃的,还要养这条不死不活的猪?他说,公社规定,各生产队都得养猪,有些队报上去养了好几头,我们一只都没有,上面来查可怎么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一年我换了几个生产队,都没见到和听说有一个女人生小孩的。两三岁到七八岁的小孩倒还不少,可就是都不哭,也不出来玩,用不着人看。母亲们下地干活,就把他们像东西一样往家里一放,夏天放在凉快点的门洞,冬天放在床上。不用担心他们走失和掉下来,因为他们本来 就不大动弹。他们不但不会出门玩,而且没力气哭,更不说话。只是看见过家里没大人(上工地去了)的五六岁小孩,开饭时拿个大碗或小盆排队领饭,然后就回家再不出来了。全村以至附近一带没听说过有办红白喜事的。结婚的不知道有没有。死人是常有的事,但也是由生产队派人埋掉。自家哪有东西招待客人?总之,那时和那一带的农村(其实城镇也差不多),实在是安静得出奇。晚上更是除了雷电风雨这类自然现象有时发生外,其他什么动静也没有。偶尔也会听到轻声细语的争吵声,多是妻子抱怨丈夫吃饭光顾自己不管孩子。那时的风气也真好,大人下地可以放心地把孩子留在家里,而且很少看到有人锁门。既无狼和狗,也没人偷小孩,没人偷东西,做到了昼不闭户。如果人能吃饱饭,有鸡犬相闻,那就超过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n\n---何方:在饥饿线上挣扎的1960年\n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xp6xzzfi7brape23gz7ca6rhmlq/production/f9de9337e8ee8471c15d64fc5664fac6755f3fea74efa6a3ceadc0b7fe9cd6a2.JPG",
"sig": "b29fcc98919185220aee72a40a5cee8d800855b2562acfd6c356e6bff05c8949a8d0f64ce7b5f8381a817314d79f9dc5c598533ff351bf0c57eb72c3b8a1bc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