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Nostr? What is Njump?
2023-02-01 08:07:35

马有财 on Nostr: “流浪地球”计划,能拯救人类吗? ©文 \亮叔 ...

“流浪地球”计划,能拯救人类吗?


©文 \亮叔 编:瑞秋的春天编者

按:☄ 科学是一套研究世界的方法,而不是绝对真理、标准答案。☄ 这些杠精不知科学精神为何物,对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开放、包容的环境一无所知。 

《流浪地球2》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电影老少咸宜,小朋友也适合看。不过小朋友观影会有一个问题,因为是科幻片,小朋友会不断地问“为什么”。我觉得这部电影很精彩,并不代表我认同电影里的经济逻辑。事实上,如果靠“流浪地球”计划来拯救人类,是不靠谱的。

故事的背景是:地球将在四百年后因为太阳内部的氦聚变而毁灭。为了拯救地球,人们提出了两种方案:01.地球派:主张带着地球去流浪。02.飞船派:主张抛下地球去流亡。(在电影里处理成了永生派。即通过高科技操作,让人们成为数字生命,获得永生。)地球派战胜了另一派,举地球之力,实施“流浪地球”计划。用超级发动机推动地球去宇宙中的其他地方。

整个计划,从开始实施到成功移民,需要2500年。这个计划明显不靠谱。01违背金融常识投资的基本常识是:不要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面对危机,理性选择显然是同时启动不同方案。就像古代军队被包围,将军下令大家朝着不同方向突围。面对这场危机,人类如果朝着不同方向探索,比如说有几十个、几百个求生项目,只要有一个成功了,人类就不至于灭绝。让投资人或者企业家去应对这场危机,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操作思路。

当然,如果换成奴隶主或者部落酋长,可能会选择一个唯一的方案,要么一起生、要么一起死。这是因为不同的专业背景,会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

看到这里,杠精们会说,你讲得不对,应对这场空前的危机,我们必须集中整个地球的资源,集中全人类的力量,才有可能实现自救。

杠精们的逻辑有两个致命的Bug:
第一,只有一个方案,就意味着风险无限高、反脆弱能力为零。如果失败,人类彻底灭绝。
第二,只有一个方案,并不利于集中资源,反而会因为零和博弈而发生残酷的竞争。结果就是地球派和飞船派(电影里是永生派)之间不断地战争(就连小孩子们也分成两派不断打架)。战争毁灭了大量的资源,小说中,地球派的五千精英,在战争最后,被全部处死。这还不算战争中死去的其他人。两派的战争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杠精们看到的是资源的集中,我看到的却是资源的浪费和因为暴力博弈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02取缔市场之后危机之下,联合政府取代了市场经济,统一分配取代了自由买卖。我们知道,这种分配方式,在某座城市实行一个月,有可能。但是在整个地球实行几百年,经济是很容易崩溃的。缺乏市场竞争,如何保证食物的产量和质量?没有利润,如何激励人们在生产中进行创新?统一分配之下,企业家精神还有没有用武之地?食物不够的时候怎么解决?联合政府的公职人员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多食物?

我的朋友昨夜长风在文章中说,取缔市场经济,不用100年人类就会退回到自给自足的原始社会了。不需要太阳氦变来毁灭我们,自我就毁灭了。

03高科技版奴隶社会《流浪地球》中的世界,有点像一个高科技版的奴隶社会。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生活基本是被安排好的。

原著小说中是这么描写的:“学校教育都集中在理工科,艺术和哲学之类的教育被压缩到最少——人类没有这份闲心了。这是人类最忙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做不完的工作。很有意思的是,地球上所有的宗教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现在终于明白,就算真有上帝,他也是个王八蛋。”“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由于环境的严酷,法律规定每三对新婚配偶中只有一对有生育权,抽签决定。”“按照联合政府的法令,我和加代子把儿子送进了养育中心。”整个地球变成了一座大工地。每个人沦为为了大局而日夜干活的工具人。没有爱情,没有信仰,没有艺术,没有自由生育和养育孩子的权利。因为孩子也要被培养成下一代工具人。我想象不出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能够真的拯救地球。

04僵化的教育小说中,地球派和飞船派有过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发生在老师带领同学们游学的途中。争论的正方是小星老师,一个坚定不移的地球派。她认为只有“流浪地球计划”才能拯救人类。代表飞船派的一方是阿东同学。“他爸爸是个顽固的飞船派,因参加暴动,现在还被关在监狱里。”小星老师的观点是:飞船派们设计的生物循环系统都失败了,这说明我们无法人造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只能带着地球负重前行。“小的生态系统,不管多么精确,也是经不起时间的风浪的。”“只有像地球这样规模的生态系统,才能使生命万代不息。”

但小星老师的话有两个Bug:第一,飞船派目前没有设计出成功的生态系统,不代表他们将来也不能。就像两百年前,人口危机是一道无解难题,是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但没想到后来出现了化肥之类的黑科技,导致全球粮食产量大大提升。
第二,飞船派设计的生态系统固然经不起时间的风浪。地球就经得起被那些超级发动机日夜折腾,被驾驶在宇宙中行驶上千年吗?它的生态系统能保持稳定?小星老师也意识到自己坚信的不一定正确,她说:“要相信联合政府,这我说了很多遍。如果你们还不相信,我们就退一万步说:人类将自豪地去死,因为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这已经不是说理,而是一种诡辩了。因为反方也可以这么说。在这场教学讨论中,看不到老师去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的可能性,让学生保持开放性思维,继续修订自己的创意,而是执拗的要把学生拉回到自己信奉的“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上来。这种僵化的灌输式教育,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吗?培养出来的人能拯救地球?

05结语
讨论科学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迷信科学的杠精。这些杠精也许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他们并不知科学精神为何物。对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开放、包容的环境一无所知。我经常强调,科学是一套研究世界的方法,而不是绝对真理、标准答案。有可能错的,才是科学。绝对正确、不容置疑的观点,跟科学没有关系。

马特·里德利的《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经济进步史》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些案例:七十年代,科学家们预言人口危机,鼓动对印度的800万穷人进行了绝育手术。七十年代,科学家们预言过全球变冷已成为趋势,认为这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危机。今天看,科学家们的这些预测,大错特错。


回到《流浪地球》的故事里,即使“流浪地球”计划是科学家们制定的,怎么就知道这种“科学安排”一定是正确的呢?又凭什么让那些不认同的人也像棋子一样成为代价呢?对科学的迷信,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敌人;打着科学的名义强制全人类服从少数精英的某项安排,也有悖科学的精神。就像我的一位朋友说过的:不要迷信科学,否则自由将无葬身之地。无论是小说原著还是电影里,面对危机,我们看不到不同计划的自由竞争和充分讨论,只看到分歧带来的无尽战争与杀戮,甚至连小说主人公和自己的妻子,都变成了敌人。电影中的一位角色说,面对危机,唯有责任。其实,面对危机,还需要保持自由、开放与竞争(而不是陷入垄断、强制与专横,陷入对“科学”的迷信和致命的自负)否则,只会带来更大的危机。
Author Public Key
npub1qswq039klnjjea3h43dz2dqdyrwrzp3w596mxw46qcsejaemy3aqz236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