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学者周卓 on Nostr: ...
经由象友的推荐,看了一下《心理神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这本书的缺点就是印刷上稍微不走心,比如“绿河杀手”翻译成了”格林河杀手“,让我稍微猜了一下。
还有就是,我觉得作者如果能够稍微分一下段落,让每一个案子的叙述单独成为一章的话,可能读起来会更有条理一些。但执法人员的回忆录可能就是这样的吧,条分缕析的写法是就不是执法官员而是学者了。
最有趣的一点是:我发现作者在几十年给连环杀手画像的过程中,画出来的那个“连环杀手通用肖像”……有点像我诶。
不是开玩笑,也不是故作惊人之语。
……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孤僻、自卑的性格……
……与异性相处时非常紧张……
……有非常糟糕的家庭关系,很可能有一个专制高压的母亲或者虐待儿童的父亲……
……对警察的工作非常感兴趣,喜欢那种权力感,甚至就是警察迷……
(看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死亡笔记》里L让夜神月加入调查组是有先例可循的:抓连环杀手的时候警察有时会这么做,假称从平民中招募志愿者协助警察工作,实际上从来报名的志愿者中筛查符合连环杀手画像的人,因为连环杀手中有很多都是警察迷,同时他们可能觉得如果自己能参与调查过程,就可以转移视线,摆脱自己的嫌疑)
这些我几乎全都有。
书中所谓“杀人三合一”的“虐待小动物”、“纵火”和“尿床”中,我确实在五六岁的时候还在尿床,但纵火行为倒是没有,也没有虐待过小动物(虽然拍死过不少昆虫),但在青春期的某段时间我确实有过对物品的暴力破坏行为,还有过幻想,比如时常想拿一根棍子把所有东西全部敲烂之类的……
这么一看我离成为连环杀手的道路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遥远。
我没有成为连环杀手的原因嘛……
第一,可能还是因为中国不是一个盛产连环杀手的国家,我觉得(当然这是我的一己之见)美国之所以盛产连环杀手,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像中国这种熟人社会那么多,那么密。所以连环杀手在杀完人之后有很大的隐藏空间,这一点在连日记都要被父母偷看,连卧室都要被父母不敲门就闯进来的中国实在是太难做到了。
第二,就是运气了,虽然这么说听起来有点像是自吹自擂,但我觉得我的阅读习惯帮助了我,让我知道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有这样的力量,让你能思考点什么。让你的愤怒有个出口。与此同时,我身边确实也存在一些善意,让我时常觉得要对身边的事情保留一点责任心。
但这些都是运气而已。
我又想到:如果将来中国人口断崖式下跌,成为类似美国那样的地广人稀的国家,中国传统家庭中那种高压专制的气氛、周围环境里弱肉强食的思想,以及国家、社会和公众对那些缺乏保护的弱势群体(年轻女性、老人、孩子)的漠视(实际上他们现在就在漠视),会不会引起中国的连环杀手复兴运动?
这么一想,我又实在很难乐观得起来。谁知道现在在网上大呼“小仙女”、“女拳”的喜欢虐猫虐狗的男孩里有多少未来的连环杀手?
Published at
2025-04-12 10:11:01Event JSON
{
"id": "6b09ff24d61e2a43bd5963cf2f475f42fb6ca5cbca306ec07b7712ce6323147c",
"pubkey": "c4d05104b02f1a37c3e0b2c7e751cd9bbd3f5e22f34f42cc61bdf6e1d83bdab6",
"created_at": 1744452661,
"kind": 1,
"tags": [
[
"proxy",
"https://alive.bar/users/RXY/statuses/114324449655123745",
"activitypub"
],
[
"client",
"Mostr",
"31990:6be38f8c63df7dbf84db7ec4a6e6fbbd8d19dca3b980efad18585c46f04b26f9:mostr",
"wss://relay.mostr.pub"
]
],
"content": "经由象友的推荐,看了一下《心理神探》,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这本书的缺点就是印刷上稍微不走心,比如“绿河杀手”翻译成了”格林河杀手“,让我稍微猜了一下。\n还有就是,我觉得作者如果能够稍微分一下段落,让每一个案子的叙述单独成为一章的话,可能读起来会更有条理一些。但执法人员的回忆录可能就是这样的吧,条分缕析的写法是就不是执法官员而是学者了。\n\n最有趣的一点是:我发现作者在几十年给连环杀手画像的过程中,画出来的那个“连环杀手通用肖像”……有点像我诶。\n不是开玩笑,也不是故作惊人之语。\n……觉得自己是失败者,受到不公正的待遇……\n……孤僻、自卑的性格……\n……与异性相处时非常紧张……\n……有非常糟糕的家庭关系,很可能有一个专制高压的母亲或者虐待儿童的父亲……\n……对警察的工作非常感兴趣,喜欢那种权力感,甚至就是警察迷……\n(看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死亡笔记》里L让夜神月加入调查组是有先例可循的:抓连环杀手的时候警察有时会这么做,假称从平民中招募志愿者协助警察工作,实际上从来报名的志愿者中筛查符合连环杀手画像的人,因为连环杀手中有很多都是警察迷,同时他们可能觉得如果自己能参与调查过程,就可以转移视线,摆脱自己的嫌疑)\n这些我几乎全都有。\n\n书中所谓“杀人三合一”的“虐待小动物”、“纵火”和“尿床”中,我确实在五六岁的时候还在尿床,但纵火行为倒是没有,也没有虐待过小动物(虽然拍死过不少昆虫),但在青春期的某段时间我确实有过对物品的暴力破坏行为,还有过幻想,比如时常想拿一根棍子把所有东西全部敲烂之类的……\n\n这么一看我离成为连环杀手的道路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遥远。\n我没有成为连环杀手的原因嘛……\n第一,可能还是因为中国不是一个盛产连环杀手的国家,我觉得(当然这是我的一己之见)美国之所以盛产连环杀手,是因为美国地广人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不像中国这种熟人社会那么多,那么密。所以连环杀手在杀完人之后有很大的隐藏空间,这一点在连日记都要被父母偷看,连卧室都要被父母不敲门就闯进来的中国实在是太难做到了。\n第二,就是运气了,虽然这么说听起来有点像是自吹自擂,但我觉得我的阅读习惯帮助了我,让我知道人的生命是很宝贵的,好的文学作品就是有这样的力量,让你能思考点什么。让你的愤怒有个出口。与此同时,我身边确实也存在一些善意,让我时常觉得要对身边的事情保留一点责任心。\n但这些都是运气而已。\n\n我又想到:如果将来中国人口断崖式下跌,成为类似美国那样的地广人稀的国家,中国传统家庭中那种高压专制的气氛、周围环境里弱肉强食的思想,以及国家、社会和公众对那些缺乏保护的弱势群体(年轻女性、老人、孩子)的漠视(实际上他们现在就在漠视),会不会引起中国的连环杀手复兴运动?\n这么一想,我又实在很难乐观得起来。谁知道现在在网上大呼“小仙女”、“女拳”的喜欢虐猫虐狗的男孩里有多少未来的连环杀手?",
"sig": "5e36da8c739fcbf4f86d386b2a6c2c680e2f3635169ae08fbadcc0733db9781bbd30840c16adc1c347e6b9f73a5ff19a28ffc7ebc08b253a7755343886b68d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