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沉迷直播间网购:网贷十余万买“藏品” 追债电话打到子女手机】王敏华在丈夫离世之后,找到了一种新的精神依赖——直播购物。王敏华的子女说:“个个都便宜,个个你都要买。假表、假酒你都买得开心,一个月不到收38件快递。”王敏华回应道:“我好像有占有欲,占有了我就感到高兴。” 当下的直播间里,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500元的“郑板桥字画”、199两瓶的“五粮液”、“花9999元买回圆明园马首”的荒诞商品。许多迷上网购的老年人和王敏华一样,“每买一件9块9的商品,都是她生活中的‘胜利时刻’。”购买累积的不是满足感,生活似乎开始逐渐失控。
陈方明的母亲今年51岁,高中学历,2017年就学会了在短视频平台上网购。她起初买的还是一些便宜的生活用品和保健品,2023年开始上瘾,大量购买一些“藏品”和“宝物”。
同时,与消费一样门槛降得极低的网贷,也盯上了老年人群体。有一天,追债的电话打到了陈方明的手机上,对方称其母亲在网贷平台欠款高达十多万元。
统计的表格越做越长,母亲网购的金额已经多达22万元。
为了把钱还上,陈方明希望把买来的商品全部退货,但是他发现这并非易事。主播的话术能让老人深信不疑,甚至阻拦退货。
陈方明说:“主播会反复强调,购买这些东西不能让家里人知道,知道的话家里人就会不好好工作,甚至会打藏品的主意。还有的说,如果退货,家里人就会有灾。”
尽管维权比想象中艰难,陈方明还是陆续帮母亲退掉了6万多元。
马姗姗的父亲是一位退休教师,受过高等教育的他,退休后也开始沉迷网购。“我爸在直播间抢到了一幅据说是郑板桥的字画,花了500块钱。主播在销售这件产品的时候,话术非常的隐晦,说这上面写了一个‘郑’字。我爸打从心底里认为买到的就是郑板桥的字画。”
“我不知道他到底买了多少,因为知道我反对,他不愿意告诉我。” 马姗姗说。
王慧家中老人在各个直播间购买了大量的“藏品”“古董”,花费高达二三十万元。为了维权退货,以及帮助更多有同样遭遇的人,王慧建了一个老年人网购受害者联盟群。
两个月,群里人数已超过200人,都是一些苦于退休父母沉迷网购的年轻人。群内流传着一份文档,上面统计了老年人的年龄、网购物品、主播昵称、话术套路。
表格最下方是老年人被骗网购累计总金额579万元(截至9月24日)。根据表格中的资料,老年人的年龄大部分是在50—60岁的年龄段。
表格中,有一位来自甘肃省兰州市的58岁的老人购买了300多单商品,都是工艺品、收藏品、纸币、瓷器、字画等。主播要求“想发财要保密,看到物流信息就确认收货,收到后不能打开,要原封保存等上门回收”。
一位辽宁的老人在直播间被主播以“高价回收、巡展会”等话术劝说购买了书画、纪念币、古钱币和玉器等物品,共花了一百多万元。所幸的是后来在子女的帮忙下,已追讨回大部分钱款,还差六七万元。
“能退款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群里不少家属都表示,实际上,大部分老人都不愿意配合子女退款,甚至在子女退货退款后继续偷偷购买。
王慧说:“群里有人被骗了上百万元,老人还是不醒悟,要租仓库放那些东西。”
群里有过来人给了建议,让大家最好没事就陪着老年人一起看直播:“在能力范围内给老年人多一些陪伴,宁愿让他们把这些钱花在去旅游和吃喝玩乐上,也好过买回来一堆没用的东西。”
如今还剩18万余元的网贷债务,陈方明和家人商量准备把房子抵押后去偿还贷款。
陈方明说:“独居老人没有人陪伴,子女关心少了。老人家平时舍不得吃穿,辛苦攒下的钱却花在了直播间。怒其不争,也哀其不幸。”更多详情查看原文>> 网页链接 https://3g.k.sohu.com/t/n825136026?serialId=b66e443fbc9cff35c78680278071a4d3&showType=news
https://weibo.com/5890672121/OzfFmDKxT
#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