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Guy on wss://nostr.lbdev.fun on Nostr: ...
仇富人幻想的那种无恶不作、无所不能的财阀势力,在历史上根本没存在过;商人想真正垄断市场、鱼肉百姓,唯一可能就是和政府勾结、取得军政权力的保护,才能获得他人无法撼动的特权位置——典型代表是中国古代的盐商。白居易的《盐商妇》说:
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
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
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
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
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
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
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⑾。
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⑿。
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
盐商妇,有幸嫁盐商。
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
好衣美食有来处,亦须惭愧桑弘羊。
【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桑弘羊:汉武帝时期财政大臣,以推行高度国有化、剥削化的敛财政策而著称,常被古人用作此类官员的代称,曾被宋代文学家苏轼骂为“蛆蝇粪秽”)
米塞斯很早以前就说过,现在世界上的资本家,无论名声有多高大上,什么“铁路大王”、“火柴大公”,其实他们永远没法跟过去的王公贵族比权力。为什么?因为资本家的地位永远是靠广大消费者撑起来的,资本家只有靠成功销售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也就是通过消费者“用钱投票”,才能取得成功;再有钱的大企业、大公司,一旦失去消费者的青睐,马上就狗屁不是,就像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曾经也号称垄断,如今安在?用左翼思想家的话来说,这叫“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意思虽然不一样,但反应出来的客观规律是一样的。[二哈]
============================================
人们所用的描述性词汇往往带有很大的误导性。例如,当谈论现代工业巨头和大企业领袖时,人们常常称呼他们为“巧克力大王”、“棉花大王”或者“汽车大王”。人们所使用的这些词语意味着,他们实际上没有意识到现代工业领袖与那些封建国王、大公或早期的领主之间的区别。但是,这种差异事实上是巨大的,因为对于一个巧克力大王来说,他并非在统治而是在服务。他并不是在统治被征服的领地,而是依赖于市场和消费者。巧克力大王——是钢铁大王、汽车大王或者是其他现代工业巨头——通常依赖于他们所经营的行业和他们所服务的消费者。这种“国王”必须依赖他的臣民即消费者的恩宠;一旦他不再以低于其他竞争者的价格向他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那么,他就将失去他的“王国”。
两百年前——资本主义来临之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终其一生都是固定的;他的地位继承自他的祖先,并且从来不会变化。如果他生来贫穷,他将一直贫穷;如果他生来富裕——生来就是一个领主或公爵,他的爵位和财产将伴随他度过余生。
至于手工业,那个时代的原始制造业几乎专门服务于富人的利益。大多数人 (90%或更多的欧洲人口)只能在土地上劳作,而不与以城市为中心的制造业发生联系。这种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数百年来一直主导着欧洲最发达的地区。
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过过剩出现了。由于这些过剩人口无法继承土地或房产,没有足够的土地供他们耕种,也不可能让他们从事手工业;那些国王拒绝他们进入城市。“无家可归者”的数量持续增加,也没有人知道怎么安置他们。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而政府只能把他们送到济贫院或劳动救济所。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尤其是在尼德兰和英格兰,他们的数量不计其数,以至于到18世纪他们已成为维持现存社会制度的一种实质威胁。
今天,当我们讨论印度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相似情形时,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在18世纪的英格兰,情况可能更糟糕。那时,英格兰有六七百万人口,但其中有一百万以上、可能接近两百万人口,仅仅是无家可归的穷人,当时的社会制度也没有提供任何救济。如何安置这些无产者,是18世纪英格兰最重要的大问题之一。
另一个大问题则是缺乏原材料。英国人不得不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当我们的森林再也不能提供我们工业和住房取暖所需要的木材时,我们将来怎么办?对于统治阶层来说,这是一个绝望的形势。政治家不知道怎么办,贵族统治者也完全不知道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现代资本主义,就产生于这种严峻的社会形势。在这些无产者和穷人中间,有一些人试图组织其他人开设一些能够生产的小工场。这是一种创新。这些创新者并不生产那些仅适合上流社会消费的昂贵商品;他们生产的是满足大众需求的廉价商品。这就是今天还在运行的资本主义的起源。 这是大众生产的开端,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根本原则。以往的那种服务于城市富人阶层的手工制造业,几乎专门用来满足上流社会的需求;然而,全新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则开始生产那些能够被普通大众所购买的商品。大众生产满足着大众的需求。
这是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今天,它存在于所有那些大众生产系统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企业——往往是被所谓的左派狂热攻击的目标,几乎完全是为满足大众需求而生产的。那些仅为富人阶层生产奢侈品的企业,往往无法达到大企业的规模。今天,那些在大工厂里工作的人们,同时也是他们在工厂所生产的商品的主要消费者。 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原则与以前的封建主义原则之间的根本差异。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经济政策:对今天和明天的思考》(Economic Policy: Thoughts for Today and Tomorrow)
=====================================
简而言之:资本家的利益来源于消费者也就是民众,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必须讨好民众,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作恶能力”根本没法和那些不需要讨好民众也能掌握权力的人相比。(我的意思是指古代的皇帝)
来自微博用户:蒜泥猪头 nostr.lbdev.fun
Published at
2024-09-18 04:20:55Event JSON
{
"id": "83240c160060c8ed0080812263a61ca9b2d0d04d7e078ab9357c06ba9fa4d36f",
"pubkey": "5cc7a7f40ca0f66e8749c94227f4df5b56360b114ca8314df738e1844e52b1ea",
"created_at": 1726633255,
"kind": 1,
"tags": [
[
"e",
"4f861de43686828c9b4dee530e8581f2a22564cb66866b2388ac681952681d60",
"wss://nostr.lbdev.fun",
"root",
"0c5fb98e9751e755d87b790916342f0ea81b8144ffbb61781e65f258034dfe4d"
],
[
"p",
"0c5fb98e9751e755d87b790916342f0ea81b8144ffbb61781e65f258034dfe4d"
]
],
"content": "仇富人幻想的那种无恶不作、无所不能的财阀势力,在历史上根本没存在过;商人想真正垄断市场、鱼肉百姓,唯一可能就是和政府勾结、取得军政权力的保护,才能获得他人无法撼动的特权位置——典型代表是中国古代的盐商。白居易的《盐商妇》说:\n\n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n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n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n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n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n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n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n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⑾。\n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⑿。\n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n盐商妇,有幸嫁盐商。\n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n好衣美食有来处,亦须惭愧桑弘羊。\n【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n(桑弘羊:汉武帝时期财政大臣,以推行高度国有化、剥削化的敛财政策而著称,常被古人用作此类官员的代称,曾被宋代文学家苏轼骂为“蛆蝇粪秽”)\n\n米塞斯很早以前就说过,现在世界上的资本家,无论名声有多高大上,什么“铁路大王”、“火柴大公”,其实他们永远没法跟过去的王公贵族比权力。为什么?因为资本家的地位永远是靠广大消费者撑起来的,资本家只有靠成功销售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也就是通过消费者“用钱投票”,才能取得成功;再有钱的大企业、大公司,一旦失去消费者的青睐,马上就狗屁不是,就像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曾经也号称垄断,如今安在?用左翼思想家的话来说,这叫“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意思虽然不一样,但反应出来的客观规律是一样的。[二哈]\n============================================\n人们所用的描述性词汇往往带有很大的误导性。例如,当谈论现代工业巨头和大企业领袖时,人们常常称呼他们为“巧克力大王”、“棉花大王”或者“汽车大王”。人们所使用的这些词语意味着,他们实际上没有意识到现代工业领袖与那些封建国王、大公或早期的领主之间的区别。但是,这种差异事实上是巨大的,因为对于一个巧克力大王来说,他并非在统治而是在服务。他并不是在统治被征服的领地,而是依赖于市场和消费者。巧克力大王——是钢铁大王、汽车大王或者是其他现代工业巨头——通常依赖于他们所经营的行业和他们所服务的消费者。这种“国王”必须依赖他的臣民即消费者的恩宠;一旦他不再以低于其他竞争者的价格向他的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那么,他就将失去他的“王国”。\n两百年前——资本主义来临之前,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终其一生都是固定的;他的地位继承自他的祖先,并且从来不会变化。如果他生来贫穷,他将一直贫穷;如果他生来富裕——生来就是一个领主或公爵,他的爵位和财产将伴随他度过余生。\n至于手工业,那个时代的原始制造业几乎专门服务于富人的利益。大多数人 (90%或更多的欧洲人口)只能在土地上劳作,而不与以城市为中心的制造业发生联系。这种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数百年来一直主导着欧洲最发达的地区。\n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过过剩出现了。由于这些过剩人口无法继承土地或房产,没有足够的土地供他们耕种,也不可能让他们从事手工业;那些国王拒绝他们进入城市。“无家可归者”的数量持续增加,也没有人知道怎么安置他们。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产者”,而政府只能把他们送到济贫院或劳动救济所。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尤其是在尼德兰和英格兰,他们的数量不计其数,以至于到18世纪他们已成为维持现存社会制度的一种实质威胁。\n今天,当我们讨论印度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相似情形时,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在18世纪的英格兰,情况可能更糟糕。那时,英格兰有六七百万人口,但其中有一百万以上、可能接近两百万人口,仅仅是无家可归的穷人,当时的社会制度也没有提供任何救济。如何安置这些无产者,是18世纪英格兰最重要的大问题之一。\n另一个大问题则是缺乏原材料。英国人不得不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当我们的森林再也不能提供我们工业和住房取暖所需要的木材时,我们将来怎么办?对于统治阶层来说,这是一个绝望的形势。政治家不知道怎么办,贵族统治者也完全不知道如何改善这种状况。\n现代资本主义,就产生于这种严峻的社会形势。在这些无产者和穷人中间,有一些人试图组织其他人开设一些能够生产的小工场。这是一种创新。这些创新者并不生产那些仅适合上流社会消费的昂贵商品;他们生产的是满足大众需求的廉价商品。这就是今天还在运行的资本主义的起源。 这是大众生产的开端,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根本原则。以往的那种服务于城市富人阶层的手工制造业,几乎专门用来满足上流社会的需求;然而,全新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则开始生产那些能够被普通大众所购买的商品。大众生产满足着大众的需求。\n这是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则。今天,它存在于所有那些大众生产系统高度发达的国家:大企业——往往是被所谓的左派狂热攻击的目标,几乎完全是为满足大众需求而生产的。那些仅为富人阶层生产奢侈品的企业,往往无法达到大企业的规模。今天,那些在大工厂里工作的人们,同时也是他们在工厂所生产的商品的主要消费者。 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原则与以前的封建主义原则之间的根本差异。\n————————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经济政策:对今天和明天的思考》(Economic Policy: Thoughts for Today and Tomorrow)\n=====================================\n简而言之:资本家的利益来源于消费者也就是民众,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地位必须讨好民众,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作恶能力”根本没法和那些不需要讨好民众也能掌握权力的人相比。(我的意思是指古代的皇帝)\n\n来自微博用户:蒜泥猪头 nostr.lbdev.fun",
"sig": "1293ebdfd88b836e4fa51c3754072812a33cd0a4259850eec22b226e67db39456e0d20ba9a0d1456fd4d8631675fcef24ba870f5e2ce37f53143586ffd8d944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