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逼”?这海报到底是在恐吓,还是在送X上门?
2025年4月1日,央视新闻微博发布了一张军事海报,想给台湾一点颜色看看。
结果,全网先笑疯了。
海报中间两个斗大的黄字:“进逼”,直接横在台湾心窝子上,四周密密麻麻的解放军军舰、战斗机团团围住。底下一句狠话:“‘台独’作妖,引火烧身”。
但整张图给人的第一感觉不是“威慑”,而是两个字:丑爆。
一眼土味,两眼想吐
先说视觉:这是我见过最典型的“土共美学”。
——军舰?加上!
——战机?再来!
——口号?整大点!
——箭头?向上飞!
——字体?放大、加粗、加特效!
结果画面塞得像春运火车站公告栏,吓人没吓到,先让人眼花加头晕,连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
这种海报的本质,不是给观众看的,而是给上级看的。设计师的任务不是传达信息,而是传达“忠诚”:你看我多认真,字加多大,箭头加多少!
“进逼”?逼谁呢?
最荒唐的还不是画面,而是那两个大字:“进逼”。
这词一听就像古装剧里跑堂大喊:“敌军进逼城下!”放在今天,老套不说,还滑进了网络语义的泥潭。
“逼”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彻底变味:你说“进逼”,年轻人第一反应是“装逼”“牛逼”,甚至更粗口的联想。有人干脆故意翻译成:“Enter Pussy”。
你这海报到底是想吓台湾,还是在对台湾进行语言性骚扰?
原本是想传递“压迫”,结果成了“送逼上门”。
再看那里面还有好几个向上的箭头。我知道他们大概是想表达“步步进逼”,但这样一来,汉字的结构就完全被破坏了——你稍微离远了看,根本看不清楚。
审丑的体制性逻辑
你以为这是个别翻车?不,这是一整套系统:土共丑学(我发明的新词)
这种宣传不是为了有效传播,而是为了让“上面满意”。字体必须最大,情绪必须最炸,特效必须最土。每一个设计选择,背后都是一场官场表演秀。
美感?不存在的。效果?不重要。只要“看起来很有气势”,就算观众都在笑,领导也会点头说:“好,够狠!”
真正的威慑,根本不用写字
看看苏联经典海报、五角大楼军事摄影、人家电影《沙丘》的视觉压迫感,哪个靠堆满文字和滤镜?
如果让我来设计这张图,我选的词会是:“大军压境”。
画面上,一艘巨型军舰缓缓逼近,舰影遮天蔽日,台湾总统府如玩具般渺小。无需一句口号,画面本身就能让人腿软。
这才叫真正的视觉恐吓,不靠喊口号,不靠贴滤镜,更不靠“送逼上门”。
彩蛋时间:恶搞永远不缺席
看我把“进逼”变“送逼”
还有网友把习近平叫习进逼的,这相当有画面感了,也可以安排一个
这画面太辣眼睛,我都不忍继续画了。
写在最后:土共丑学研究所,开张预告
太太听完我分析之后问我一句:“那要是他们真的拿你的高级版海报去用了呢?”
我愣住了。但想了想,如果真有这一天,那也算是一种胜利——至少让他们看见了什么叫真正有压迫感的视觉语言。
所以,我打算搞一个新系列,叫《土共丑学研究所》。
不仅要吐槽,还要动手设计——让他们看看,什么叫能打的图。
下期见,别“逼”我等太久。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vcilu2spicsxblao6cgjjvrmurq/freefrom-prod/2e8184d165b3848fd9db3a7d63dd7945554af81390f33165bb82567a618c572f.JPG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wj3nkybyjzagv4ipnboj2khlb3a/freefrom-prod/e2f0ee23c4d21415db6eb8cb3fd27f2930c4616cfa031c8e60256c1a94709773.JPG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vsrl7kbitv3ccmfeobrzzxs6aaa/freefrom-prod/962aa65ddb365988e81ff7d12505d6dc8966ae3cc64c3f55c046a6225704c230.JPG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va5nn5wuhc7oloyuuenwbfjjrea/freefrom-prod/b8ee7ce5a4a2000989b7f0468489c0e1c2ed31f0f0bb61e5ec6b25085a965afd.JPG
https://link.storjshare.io/raw/jwqnj5bmkx6ifxzdq4kxr4t3l5dq/freefrom-prod/fd182f2e70f0393fe3fe3084df68d09cecce42084cbb61fd6b93be704be15492.PNG